> 文章列表 > “晓雪先春何处来”的出处是哪里

“晓雪先春何处来”的出处是哪里

这篇文章提到了“晓雪先春何处来”这句诗的出处和背景。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名为《和十二月十七日雪》。这首诗通过描述冬日雪景,表达了对自然界神奇现象的惊叹和对春天到来的期待。梅尧臣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强调诗歌的真实性,他的诗风质朴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轮回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这个主题引发了几个深层问题。首先,我们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诗人在冬季看到雪花时会联系到春天的到来。这可能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诗意解读和季节变换的敏感。其次,我们可以探讨梅尧臣如何通过诗歌传达他对自然和人

“晓雪先春何处来”的出处是哪里

“晓雪先春何处来”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和十二月十七日雪》。

“晓雪先春何处来”全诗

《和十二月十七日雪》

宋代 梅尧臣

穷冬劲腊已过半,晓雪先春何处来。

岂应全资南亩麦,多应不分北枝梅。

庭中未许野童扫,林下唯愁狂吹摧。

莫问兔园同赋客,相如居右最为才。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