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为尔驻游藜”的出处是哪里

“为尔驻游藜”的出处是哪里

“为尔驻游藜”的出处是哪里

“为尔驻游藜”出自宋代舒岳祥的《安住寺松声》。

“为尔驻游藜”全诗

《安住寺松声》

宋代 舒岳祥

晴日千竿籁,春风万鼓鼙。

清和兼怨适,细大杂高低。

释子聆眠石,行人听过溪。

曾於天竺寺,为尔驻游藜。

《安住寺松声》舒岳祥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安住寺松声》是宋代舒岳祥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晴天时,千根松树发出悦耳的声音

春风吹来,万鼓鼙声震荡山谷。

清澈和谐中兼带些许怨望,

细小与宏大交织,高低不一。

僧人倚着石头聆听入眠,

行人驻足倾听溪水潺潺。

曾在天竺寺中,

为你而停留,尽情游玩。

诗意:

《安住寺松声》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景,以寺庙中的松树声音为主题。诗中通过描绘晴朗的天空、和风拂过的春天和松树的声音,表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诗人以松树的声音为线索,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赏析:

《安住寺松声》以自然景物为切入点,通过描绘松树的声音和周围环境的交融,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图景。诗中的\"晴日千竿籁\"和\"春风万鼓鼙\"悦耳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林间,听到松树的声音和春风的呼啸。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松树声音的细小与宏大、高低不一,将听觉感受融入诗歌之中,使诗词更具生动感。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释子\"和\"行人\"则呼应了寺庙的环境。\"释子聆眠石\"表达了僧人倚着石头静静聆听松声的场景,也展示了僧人对自然和谐的体悟。\"行人听过溪\"则描绘了一个路过的行人驻足倾听溪水声音的情景,使诗中的和谐意境更加丰富而深远。

最后两句\"曾於天竺寺,为尔驻游藜\"则表达了诗人曾在天竺寺中驻留游玩的经历。这句话使整首诗词更具情感色彩,使得松声的描写更富有亲身体验的真实感。

总之,《安住寺松声》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和谐的意境,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融入其中,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