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便三台两地”的出处是哪里

“便三台两地”的出处是哪里

“便三台两地”的出处是哪里

“便三台两地”出自宋代李公昴的《贺新郎(饯广东吴宪燧时持节宪江西)》。

“便三台两地”全诗

《贺新郎(饯广东吴宪燧时持节宪江西)》

宋代 李公昴

元日除书湿。

到而今、西风老矣,贺轺初入。

自是龙颜深注想,孤凤翔而后集。

久父老、攀留原隰。

庾岭经行梅亦喜、小奚奴、背底惟诗笈。

冰雪操,又谁及。

昨来容易风云翕。

便三台两地,也只等闲如拾。

天马不鸣凡马喑,百步何如五十。

况汹汹、波涛方急。

此去一言回天力,著高高、百尺竿头立。

浇磊块,快鲸吸。

《贺新郎(饯广东吴宪燧时持节宪江西)》李公昴 翻译、赏析和诗意

《贺新郎(饯广东吴宪燧时持节宪江西)》是宋代李公昴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元旦来临,除夕之书已湿透。

时至今日,西风已经老去,贺轺初次入京。

自此以后,皇帝深深地思考,孤雄翱翔,然后聚集。

长久以来,老父老母攀留在原野之间。

庾岭经过,行人欣喜地观赏梅花,小奚奴背着诗集。

冰雪的操守,还有谁能够比得上。

最近容易风云变幻,三台两地,也只是像拾取一样轻松。

神马不叫,普通的马都沉默了,百步的速度有何如五十。

何况汹涌的波浪正在迫急地袭来。

这一去,一句话可以扭转天命,书写高高的百尺竿头站立。

浇磊的块石,快速地吞噬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李公昴以赞美吴宪燧前往江西出任宪职为主题所作。吴宪燧是广东的官员,受命前往江西担任重要职位。诗词以元旦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吴宪燧新任职务的祝贺和期望。

诗中以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比喻,抒发了对吴宪燧的赞赏和期待。西风老去象征着时光的流转,贺轺初入表示吴宪燧正式开始新的工作。龙颜深注想和孤凤翔而后集表达了吴宪燧在新岗位上的深思熟虑和希望能够凝聚力量。

诗中还提到了庾岭的梅花和小奚奴背着诗集,这些都是美好的象征,暗示吴宪燧在新职位上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冰雪操表示吴宪燧的品德高洁,不受外界诱惑。

诗的后半部分强调了当前形势的变幻和紧迫性,但作者表达了对吴宪燧的信任和期望,相信他能够扭转局势,站稳百尺竿头。最后一句表达了吴宪燧要勇敢面对困难,快速应对的决心。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吴宪燧的祝贺和期待,以及对他能够应对挑战的信心和支持。通过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比喻,传递出作者对吴宪燧的深切赞赏和期望。